靜宜大學「石虎餐桌」課程
石虎雖已是保育界的明星物種,但是對於其生活、食物與環境的關聯性多數人還是模糊。
靜宜大學與兩腳詩集團隊共同討論與發展該課程已來到第三年,期盼如何讓孩子能透過一天的活動,留下深刻的感受,能回到日常生活中實踐,如何具體運作讓我們絞盡腦汁,也在生多所石虎團隊與友善耕種農友的推進下,一年一年的改變,今年也有著更大的收穫。
今年的課程從有機稻田的震撼與環境活動開始,農場主人的精彩分享與互動中,靜宜大學田野教室團隊將孩子們化身為追蹤師、觀察家與田間競賽,讓孩子自然地融入到里山環境中,在過程中與農場主人一同尋覓著動物的痕跡,思考著這片田野可以孕育多少生命,並赤足踩在土地上感受一切的不同。
田野體驗後回到集集驛站,透過阿虎團隊講師的親身體驗與分享,認識石虎的許多的歡喜與擔憂,並進入高光的午餐時光,在此,人人都是主角!
由第一年的濁水蔬食、第二年的足跡餐桌,再到自煮生活,從地域風土到地區物種的認識,從被服務到親自動手,我們開始學習為自己與環境承擔一份該有的責任!
最初的濁水蔬食餐桌,兩腳詩集設計餐單時,多元取材濁水溪沿岸食材,透過季節菜色認識風土,該系列並在隨後加入 古信維 老師的指導與鼓勵中發展出了系列的菜色,而第二年的足跡餐桌則透過取材友善農田的作物,並精緻品嘗的過程,讓美好的食物能被珍惜。
今年的自煮,除了結合了前面兩年的概念,認識風土與友善農田、生態物種外,並透過自煮菜單與食譜,讓學生親手為自己以及師長們料理午餐,打破我們總是習慣「為他人提供服務」的概念,將守護的責任賦予來此的每個孩子,看著他們燦爛的笑容以及積極詢問的自在,讓原本的許多擔憂一掃而空,難得的本該如此,讓我非常開心!
餐後的藍晒體驗,選取自然的元素,將眼前的美好,留下一份記錄與珍藏,相信這一天的一切,如同逐漸轉變而清晰的圖案,深刻在孩子的心中!